2019年5月29日,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、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罗戈研究联合发布了《中国公路冷链物流行业运行分析报告(2018)》,首发仪式在交通运输部于昆明召开的“2019年全国运输服务厅局长研讨班”上举行,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(局、委)分管领导,运输处处长,运输管理局局长或运输服务(事务)中心主任;各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局(委)分管领导等领导出席了发布仪式。
该报告深入阐述和分析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和运行情况,并在准确分析趋势、深刻剖析冷链物流发展痛点难点的基础上,提出了交通运输促进我国公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建议。
目前我国冷藏运输以公路为主导,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基于易流云平台2.5万余台冷藏保温车辆运行数据,以全程温控和运输时效为核心要素,围绕供给能力、运行特征、服务品质、服务效率等方面,通过轨迹信息、温控数据、行驶速度、进出区域、线路里程等关键指标,对我国公路冷链物流的总体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。
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
报告指出,2018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到1.8亿吨,冷链物流总额突破5万亿元,增幅超过20%。果蔬、肉类和水产品冷链运输率由2015年的20%、30%和36%提高到当前的35%、57%、69%,增幅超过50%。
根据报告分析,在迅猛发展的背后,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特点:
以上分析结果均有大规模数据采样支撑,这也是《中国公路冷链物流行业运行分析报告(2018)》的一大特点,比如:平台样本车辆2018年完成总运输车次数达1237.25万次,年均增幅超过34%;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企业拥有的车辆,占整个冷链物流车辆的比例高达89%;目前我国东部、北部、南部三个沿海地区冷藏保温车辆拥有量占比超过总量的70%,五年来年均增幅达24.5%;2018年,我国全网完成冷链城市配送的总车次数共计823万次,增长迅速。
冷链物流行业运行情况
目前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供给能力显著提高,物联网技术、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设备得到广泛应用,企业运营模式加快创新,冷链物流服务品质大幅提高。不过报告也指出了冷链物流行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:温控设备广泛应用,但不规范操作现象较为普遍;冷链物流运行效率大幅提升,但仍有差距;城市配送“三难”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,冷链城配运行效率不高。
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,在实际运营中,安装3个及以下温度传感器的冷藏保温车辆占比高达89%,安装4个温度传感器的车辆仅占11%。中长途冷藏保温车辆的日均运行时间和日均行驶里程分别为5.6小时和348公里,逐年稳步上升,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
冷链物流发展特征与趋势
报告总结了冷链物流的发展特征与趋势:
报告的样本数据显示,2018年我国冷藏保温车辆达18万台,年均增速超过30%,占营运载货汽车保有量的比重由0.4%上升至1.0%。
政策建议
针对存在的问题,结合行业的特征趋势,报告提出了推进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:
1.提升冷链物流装备技术水平,加强行业监管
建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细化冷藏保鲜专用运输的许可条件,改革冷藏保温车辆管理制度,严格市场准入及在用车使用过程管理。
2.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设施设备,提高冷链物流服务品质
报告建议应该严格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相关标准,提高设施设备技术水平。
3.推动组织模式创新,提升冷链物流效率
一是整合模式,即培育龙头骨干企业,充分整合货主及零散运输资源;二是联合模式,即建立冷链物流企业发展联盟,将生产企业、批发企业、冷库企业、冷链运输企业联合起来。
4.改进城市交通管理模式,优化冷链城市配送发展环境
根据报告对运行效率的分析,配送车辆日效率指数明显低于干支线,迫切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协同,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配送车辆便利通行政策:一是健全完善冷链城市配送需求调查制度;二是建立城市配送车辆分类管理机制。
以下为报告部分内容: